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cleco工具成为西飞优秀供应商产品

来源: 2016/2/26 16:06:20      点击:
如何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ARJ21-700飞机的优秀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是中航飞机西飞几年来努力的目标。作为ARJ21-700飞机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机翼等的机体制造商,中航飞机西飞近几年在ARJ21项目工艺改进方面着实下了不少功夫,为ARJ21-700飞机的批量生产做了大量的工艺准备工作。
  改变加工方式 提高4倍工作效率
  为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锪窝、制孔精度,西飞先后改变了机翼壁板和翼盒总装的加工方式。将机翼壁板生产压铆由液压铆接改为电磁铆接,并将壁板预装配定位型架与铆接托架合成一体,减少了产品重复定位的工作,减少了误差环节。同时,新的钻铆机可以完成高锁紧固件孔的制备和高锁钉的预插入,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锪窝、制孔精度大大提高,使得整体工作效率提高了4倍。在机翼翼盒总装中,采用自动进给钻和定距钻制孔,使原先全靠人工制孔的工作,交由定距钻和自动进给钻完成,大大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和风险,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西飞不断将新设备、新工艺应用于飞机装配中。为提高制孔准确率,西飞增加了内外襟翼机器人制孔单元。在产品坐标系内,构建了机器人自动制孔单元,实现了钻铰锪一次完成,代替原先人工划线、制孔的落后工艺,大大提高了制孔的准确度和精度。
  梳理工作流程 保证生产质量
  为提早发现并解决问题,西飞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增加了内外后梁对接型架,解决了地面扰流板接头分散安装、难以保证同轴度的难题。西飞将总装内外后梁对接的工作提前到组件进行,便于后缘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缩短了总装装配周期,同时,将架外内襟翼舱的装配提前到总装前,既保证装配质量,又方便施工,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西飞增加了中机身总装型架,使工作空间开敞,布局趋于合理,同时,对工装的高度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其更方便工作,为今后上批产提前做好准备。
  为解决架外前后缘装配上下翼面高度不一、工人工作姿态不符合人机工程理论的问题,西飞增加移动工作车,既可以升降工作高度,又可以依据驻车激光系统,对机翼进行激光外形测量、扭曲测量。
  增加制造新元素 为批产做好准备
  在装配过程中,西飞设计并制造了蒙皮铣切专用切割锯,采用了风动和电动结合的原理,使切割锯围绕滑轨运动,对蒙皮进行切割,解决了过去手工划线切割误差大的问题,同时,还将工作时间从原来的两天缩短到1小时以内。
  在中央翼增加了盒段装配型架,新工装开敞性好,有利于自动进给钻等工具的大量应用。在产品定位上,西飞首次尝试自动定位和调姿,考虑到壁板的变形,在工艺设计上采用全尺寸保型措施,保证中央翼对接面型面的准确度。同时,产品进位可以通过监控记录,为批量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数字化办公 细化操作过程
  如今,在ARJ21飞机部件装配现场,西飞已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西飞相继开发了新的办公系统,配置工控机,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可以在现场查阅图纸和下载数模。同时,还可以查阅网上文件,方便了工人操作。新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实现了指令网上封闭,零件信息等录入无纸化,自动保存。在装配指令中可以插入更多的装配插图,使得人员在操作规程界面,就能对操作过程细化,方便工人理解指令,有利于提高产品装配质量。
  随着ARJ21飞机进入适航取证的最后阶段,西飞正全力按主制造商需求计划稳步推进预投产工作。随着工艺持续改进工作的不断深入,西飞不断挖掘内部潜力,稳定产品实物质量,为今后ARJ21新支线飞机上批量交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飞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12月16日,西飞荣获我国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质量奖是授予质量领先、技术创新、品牌优秀、效益突出,为建设质量强国作出突出贡献,在全社会具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组织和为提高我国行业和地方质量水平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中国质量奖评选每两年一届,设“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西飞自1958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航空为本”,坚持“用户至上、以人为本、系统管理、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为用户创造价值,不断改善质量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西飞始终专注于航空研发和制造核心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3年1月26日,西飞制造的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成功,填补了国内大型飞机制造空白,拉动了我国航空产业链的全面升级。